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
 
 首页  |  成果简介  |  教学成果报告  |  成果推荐书  |  主要完成单位  |  主要完成人  |  成果获奖  |  媒体报道  |  论文著作  |  推广应用  |  博士点基本情况  |
成果简介

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于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博士学位授予权,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,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。30年来,历经几代学者的建设,本博士点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稳步提升,成果显著。  
一、主要解决的研究生教育实践问题

(1)选才问题:以往的博士生招生唯成绩论倾向严重,很多有学术潜力的培养对象因非专业因素得不到深造机会。
(2)培养目标问题:如何在注重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,重视文学底蕴的培养和人文素养、综合能力的提升。
(3)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问题:博士阶段往往忽视对经典原著的研读和学科前沿意识的培养,且方式较为单一.....

成果报告

  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于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博士学位授予权,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,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。30年来,历经几代学者的建设,本博士点的人才培养质量及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稳步提升,成果显著。
本博士点首位指导教师霍松林教授,是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生导师。此后,随着本学科的发展,指导教师的数量逐渐增加,杨恩成、马歌东、王志武、张学忠、魏耕原等教授先后招收博士生。尚永亮教授曾作为博士导师协助霍松林先生培养博士, 后调入武汉大学任教。此外,青海师范大学董家平教授曾增列为本博士点的博士导师并招生。目前,本学科在职博士生导师有13人。
本博士点的发展分三个阶段:1986—2000年为开创奠基阶段,创点导师霍松林教授亲手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,传道授业,不断扩大学术声誉和影响;2000—2005年为发展壮大阶段,导师队伍扩大,培养方向也有了拓展;2005年以来为繁荣兴盛时期,导师队伍逐渐年轻化, 人才培养成果层出不穷。本点起初有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、唐宋文学、元明清文学三个方向,后来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,适时增设了古代文学与宗教、文体研究与文学教育、国学经典研究三个方向,同时注重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,强化长安文化.....

项目完成人  
霍松林 刘锋焘
高益荣 刘生良
傅绍良 吴言生
赵望秦 霍有明
曹胜高 高一农
柏俊才 杨晓斌
程世和
主要完成人
 张新科

     男 1959年8月出生
     博士,教授、博导,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,文学院院长,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,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,出版《史记学概论》《中国古典传记文学的生命价值》等著作10余部,主编《史记研究资料萃编》等著作10余部。

推广应用
陕西师范大学推广应用教材.....[详细]
获奖....[详细]
研究生培养论坛......[详细]
版权所有©陕西师范大学